2025两会记者手记:星光下的新闻人

IMG_20250306_140632.jpg

(《北欧华人报》北欧国际新闻中心记者继明、郑伟、芙辉现场报道)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北京城,记者们就已踏上了征程。为了抢到最佳的拍摄位置,记录下代表委员们入场时的精彩瞬间,他们早早地来到会场外等候。在人民大会堂东门排队的现场记者们见面相互问候的方式都是“昨晚写稿写到几点呢”,此刻一幅画面出现脑海:深夜凌晨记者们正在长桌上赶稿,浓浓的咖啡摆在笔记本边,键盘敲击声与驻地窗外的早班洒水车声奇妙共鸣。在这场盛会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就是两会记者。


mmexport1741241120002.jpg

清晨六点,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已排起蜿蜒长队。央视记者裹着大衣,胸前挂着三台不同型号的云台相机,活像现代版"圣诞树"。"这个位置能拍到代表入场全景",她跺着脚喊着,不时望向天安门广场远处冉冉升起的太阳,柔和的阳光照在她脸上。有的记者翻看手机查看两会相关信息,有些记者正狼吞虎咽的塞着早餐,更有些已开工直播了。当驶入广场的首辆大巴车的出现,瞬间切换专业模式,镜头齐刷刷对准了。


两会期间,新闻发布厅是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每当有重要的新闻发布会,这里便座无虚席。记者们全神贯注地聆听台上嘉宾的发言,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关键信息,眼睛紧紧盯着发言人,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遇到疑问,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举手提问,犀利的问题、专业的角度,力求为民众挖掘出最有价值的内容 。


下午的分组讨论会场,上演着静默的"芭蕾"。记者们踮着脚尖在座位间游走,眼神雷达般扫描着每个发言代表,现场媒体人写稿,录播同步进行,AI翻译系统将少数民族语言实时转成文字第一时间传向全世界,会议结束各代表离场时记者们仍抗着设备围追堵截争先采访。


据了解,本次两会吸引了3000多名中外记者报名参与,报名人数比去年有进一步增长。他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的媒体,有着不同的报道风格,有经验丰富的资深记者,也有初出茅庐的新闻新人,在两会这个大舞台上,都在努力绽放自己的光彩。记者人追的不是热点,是时代的心跳。


当晚霞再次染红人民大会堂的琉璃瓦,整个城市被灯光笼罩。但记者们的工作还远未结束,他们回到驻地,又投身到紧张的稿件撰写、视频剪辑、音频编辑等工作中。他们记录历史,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两会的点点滴滴,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及时、全面地了解两会的最新情况。


Last article:重庆代表团热议教育强国建设:以民生为本,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Next article:浙江省代表团全体会议 聚焦高质量发展与改革创新

Welcome to scan to follow us!

Welcome to scan to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