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李晓华,著名中国企业家,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首位亿万富豪,华达国际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慈善总会名誉会长 北欧国际新闻中心 中外要闻通讯社CNW讯(文 黄红英 编辑 刘锡枢)今日的中国,亿万富翁多不胜数。但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初,拥有一万元资产的“万元户”就是中国富人的代名词。在社会标榜“万元户”为荣的时代,李晓华已是亿万富翁。他是第一个拥有法拉利跑车的中国人,当时的车牌是京A00001,购买于1992年,价格为75万人民币。2014年,曾有人出价2亿购买这一辆车,但被李晓华回绝了。 2017年12月初,应美国总统川普的邀请,李晓华与公司高层访问美国。并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美国频道、中外要闻通讯社等媒体采访,揭开尘封多年但在今天仍如雷贯耳的经商成功之道。

“当时,刚刚改革开放,人们的精神与物质都得到了解放与补充,很多人到海滩玩。但当时,很多旅游点没有冰饮售卖,我看准了北戴河一个兴旺的旅游海滨,架起机器,售卖冰饮。生意果然非常好,整个夏季期间,冷饮机前的顾客都排起长龙,争相购买。那时的社会平均工资约人民币35元/月,而我们一个月,就赚了十多万。 当时,许多人询问李晓华,冰饮机在哪儿购买的。敏锐的李晓华在夏天结束后,就告诉同伴们,必须将冰饮机卖掉,因为明年这个海滩将会出现很多饮料机。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年的暑假,海滩上架起了多部的饮料机。 赚取第一桶金后,李晓华又瞄准了中国文化市场。在80年代,拥有电视的中国家庭很少,公共的录像放映厅几乎没有,人们能接触的文化节目极少。于是,李晓华开了一家录像放映厅,播放港台武打片、文艺片等。几乎每天,排队购票观看录像的人,都排起了长龙。 历经两次的捷足先登,准确地把握商机的李晓华,顺利地积累了人生的第一笔资本。 “商机,其实没有太多窍门,就是比别人先行半步。”李晓华笑言。 成功,首要因素是道德 “比别人先行,可捕捉商机,赚钱会更容易。但赚钱多,并不一定就是成功。一个人,其成功的标志,不是财富的多少,而是精神的富足。” 成功较早的李晓华,与世界许多知名人物皆是好友,他们中有企业家、科学家乃至总统、总理等政治家。 “也许很多年轻人想知道,成功人的特质是什么?成功,首先应是道德品质的成功。我欣赏诚信从商之人。做企业不容易,必须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如美国有几任总统皆是企业家,他们能坐总统之位,就是凭着一股坚韧的毅力。如现任美国总统川普,本身是商人,但立志要将美国带到更高境界,让美国继续强大,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这给全世界商人做了榜样。当然,并不是鼓励每位商人都去从政,但川普为自己的理想、为国家的理想而不断拼搏与奋斗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首次资本积累后,李晓华陆续投资了电器相关行业。1985年,李晓华获得了留学日本的机会,毅然东渡扶桑。由于常往返东京与北京,李晓华便做起了中日贸易。天道酬勤,当时“章光101毛发再生精”(以下简称“101产品”)创始人赵章光先生正在物色日本总代理,并找到了李晓华。 当时日本的产品销售采用传统模式,即先租店铺开张,再打广告进行营销。但胸有成竹的李晓华,创新销售模式,他充分利用中国留学生群体资源,将101产品分销给留学生。许多留学生在研修学业的同时,会到企业打工。参与代理分销的留学生,将自己的同事、老板都变成了自己的客户。于是,日本成为101产品销售最火爆的国家。 “那时,101产品的效果确实好,许多人首次使用后,都会成为老顾客。使用101产品成了许多日本人的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自然而然就会购买。使用产品成为了一种流通文化,就如货币的流通一般。” 正由于101产品的良好效果和社会效应,不法商人开始制造假产品进行销售。导致市场混乱,101产品信誉也受到了打击。虽然利润高,钱好赚,但重视诚信的李晓华最终决定放弃总代理。 “这是一个李鬼打败李魁的典型案例。”李晓华说。虽然放弃了利润高赚钱多的行业,但多年从事中日国际贸易,李晓华已成为亿万富翁,完成了人生的第二笔资本累积。这在80年代的中国,如神话般的存在。 告别日本总代理商业历程后,李晓华果断挥师南下,在香港问鼎房地产业,在东南亚投资高速公路。他迎着风险开“顶风船”,当别的商家纷纷退缩撤退的时候,他却正确分析形势,选择了进攻。他看准时机买楼、卖楼,还没等别人从胆战心惊中缓过神来,他已再次获得成功。 就这样,李晓华以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完成了自己的创业“三步跳”。他的事业如日中天,在香港、日本、欧美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在中国数省投资办厂,业务领域包括房地产业、机械制造、家用电器、塑料制品、商业投资、食品加工、餐饮娱乐和旅游业等等。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实业家,成为中国大陆屈指可数的亿万富翁之一。 当时,曾经在儿时连公共汽车也舍不得坐,天天跑步上学的李晓华,是中国最早拥有名牌私人轿车的企业家之一。为了给中国人扬扬名气,也为了给自己做做广告,他买下了连厂商都以为中国人买不起的“法拉利”跑车。为了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他聘请了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作为自己的顾问。 “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在于财富多少,而在于道德与品质。在于对社会一份责任感。”这成为李晓华做人做事最基本的标准与原则。李晓华低调从商,低调做人,也低调做社会慈善。 1992年,李晓华为希望工程捐款200万元,在北京平谷山区建起一座包括计算机室、电化教室在内共有24个教室的现代化综合学校——晓华学校,解决了750名学龄儿童的就学困难;1993年,他出资36万元负担河北省贫困地区1000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还捐资100万元在北京市崇文区小学设立“优秀教师奖励基金”;1994年,他为母校北京22中捐款20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以回报母校的培育之恩;1995年,他向黑龙江省教委捐款200万元,其中100万元在绥化市建一所“晓华中学”,另100万元在他曾经生活过的北大荒建立了“黑土地教育基金”,用以表彰那些在教育事业上作出成绩的优秀教育工作者;1996年云南地震后,他捐资50万元在云南最困难的禄劝地区建立了一所综合学校,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重新就读的机会……


(文章来源:中外要闻通讯社C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