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里的故宫庄严大气(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 海涵)18日下午,参加首届“海峡两岸网络新媒体大陆行”活动的记者一行抵达故宫博物院展开参访。在主办方的安排下,来自两岸的记者朋友们重点参观了明清家具库和宝蕴楼。 来自台湾《远望》杂志的张惠闵告诉记者,她之前也曾来过几次北京故宫,“每次来故宫都觉得有机会一定要再来一次。故宫很大,很多值得去看的地方,(来了几次)都始终没有好好地把它看完。” 被问及此次参访故宫的感受,张惠闵表示,看完明清家具展之后有很不一样的感受。台湾的故宫博物院虽也存有比较多古代的器物或是饰品、服饰,但是在台湾,观展关注的更多是这些展品在艺术上的成就,比如,往往会去关注在哪个朝代的时候就流行哪些服饰的风格或样式。而在北京故宫感受则完全不同。因为北京故宫是历史发生的场地所在。比如,在观看明清家具时,会想到清朝前期的康雍乾盛世皇帝就是在这里办公勤政的,以及,康熙当年是如何在这个地方去思考属于中国那个时代的问题、对于“大一统” 、对于当时面临的台湾问题,那时的帝王是怎么思考的、是怎么让台湾回归到了中国的版图的。 对于宝蕴楼的参观,张惠闵表示很震撼的地方在于,在国难当头的年代,是如何保存下来这些文物的。“看了那些老照片,真的觉得很不容易。日本侵华的时候,这些文物也在颠沛流离。” 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文物被迫南迁时使用的大箱子。这些大箱子在向后辈诉说着,先烈们是如何在困难的时代去留下属于我们的文化和文明。当年在很艰困的环境下,很多前辈用尽了心力才保留下来这些蕴含着五千年文化的国宝。而现在在台湾,这些历史文化上的东西是被忽视掉的。甚至在台湾还有一种讲法,“故宫不是国宝,更像是大英博物馆,展着别人的历史和文化”,中华文化在其中可能只是多元文化中的一种,跟东南亚文化、印度文化等其他文化的展览甚至是没有太多不同的,“这是让人蛮难过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