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国际新闻中心 合作媒体 《新民晚报》报道 (记者 叶雨)今年减税降费“大餐”的“主菜”是什么?如何应对财政收支平衡的突出压力?今天上午,财政部部长刘昆,副部长程丽华、刘伟围绕“财税改革和财政工作”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财政部部长刘昆,副部长程丽华、刘伟就“财税改革和财政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增活力 全年减税降费2万亿 “中国持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着力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来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刘昆表示,今年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减税方面,除了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全面落实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外,深化增值税改革是今年“主菜”,注重突出普惠性,制造业税率降到13%,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税率降到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并注重与税制改革相衔接,推进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 降费方面,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到16%;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使企业与职工同受益。 抓重点 污染防治资金增35.9% “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将比较突出,我们既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毛不拔’,也要打好‘铁算盘’,把该花的钱花在刀刃上。”刘昆介绍,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力度,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准备安排1261亿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资金600亿元,同比增长35.9%;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驱动、社会事业和生态建设等。 加强基本民生保障,拟安排就业补助资金539亿元,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467亿元,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1433亿元,强化民生政策兜底;推动区域均衡发展,较大幅度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提升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财政部部长刘昆,副部长程丽华、刘伟就“财税改革和财政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这是刘昆(中)在回答记者提问。 低风险 政府债务负债率37%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刘昆介绍,到去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8.39万亿元,债务的余额和综合财力比例是76.6%,远低于国际通行100-120%的警戒线,政府债务的负债率是GDP的37%,远低于欧盟60%的警戒线,风险非常低。 刘昆坦言,个别地方政府存在在法定限额外,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借债务,将采取严格措施不允许发生新的“隐形债务”,同时要求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坚持中央不救助,谁举债谁负责,做到‘谁家的孩子谁家抱’。” 就保持地方政府财力,则专门聚焦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三保”。“中央财政宁可自己少花钱,也要想办法挤出资金,做好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工作。” 有保障 中央调剂基金达6000亿 “养老金是老百姓托付给国家管理的‘养命钱’。”刘昆表示,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情况总体良好,能够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刘昆介绍,今年将进一步加大调剂力度,将调剂比例提高到3.5%,预计全年中央调剂基金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左右,进一步缓解个别省份基金收支压力;加大补助力度,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拟安排中央财政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预算7392亿元,同比增长10.9%;弥补收支缺口,对于存在滚存缺口的省份,将按照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的原则,弥补基金收支缺口;加快规范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稳增长 支持中小企业“双创” 财政政策如何助力经济稳增长?刘昆指出关键是做好“加减乘除”这四则运算,其中最重要的“乘法”,“放水养鱼”用减税降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加法”是加大财政支出力度,继续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减法”是节用裕民,“三公”经费预算再压减3%左右,长期沉淀的资金一律收回;“除法”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对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一是采取减税降费,二是推动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包括安排100亿资金用于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提高贷款额度上限、专门成立了融资担保基金,还要运用好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双创”升级。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