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景点】 自贡市贡井区的川南民俗文化遗存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

贡井区城区以古盐文化为背景的古建筑、古遗迹、古井、古庙等井盐文化遗迹得到了较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也得到了很好地开发和建设,在贡井辖区内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旅游景点。古盐文化旅游景区得到了保护开发。

贡井古盐文化旅游景区,是自贡市集古盐文化、佛教文化、山水园林风貌和明清建筑群于一体的川南民俗文化历史遗存群。贡井区古盐文化保护范围包括南华宫、贵州庙、陈家祠堂、老街子民居、大公井遗址、旭川书院、五皇庙、天池寺等古盐文化旅游景区遗迹,这些文化遗存,同时也是特色鲜明的影视基地资源。

2018年1月26日,应自贡市贡井区委宣传部邀请,四川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协会副秘书长、编导专委会主任郭志军、副主任赵应、王思博一行,对自贡市贡井区申请挂牌“影视景点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贡井,原名“公井”,是因为在北周武帝时期(公元561-578年),贡井区先民们在苍翠的天池山南麓、蜿蜒的旭水河北岸,开凿出了一口质淳产丰、名闻遐迩的“大公井”之故。后来,经过历代开凿,这里井灶遍布,在方圆不足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至今能查出名儿来的盐井还有近百口。

传说,由于这里产的食盐味道很好,常常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贡井,便因此而得名。明嘉靖年间,公井正式更名为贡井。尔后,经历代开掘,在贡井这片幅员面积41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也就渐渐天车林立,灶房遍布,商贾云集起来,于是贡井和自流井共同撑起了千年盐都的富庶与辉煌。“贡井”之名也就不胫而走,飘洋过海了。东汉章帝时,自贡地区即有盐业生产。至南北朝,著名的富义盐井改名富世盐井。

 

一,张家花园罗马楼

 

在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深藏着一座奇特的建筑,这就是被人们称为“张家花园”的张伯卿公馆。张家花园是解放前张伯卿的私人会馆,位于四川自贡市贡井区筱溪境内,地处太平山南麓金鱼河侧的青杠林。20年代末,张相中此地后,依仗权势,强购杨姓地皮,耗白银4万两,于1923年动工修建,历时3年,建成贡井最早的“洋房”和独有的花园。


 

 



张家花园是解放前张伯卿的私人会馆,位于四川自贡市贡井区筱溪境内,地处太平山南麓金鱼河侧的青杠林。20年代末,张相中此地后,依仗权势,强购杨姓地皮,耗白银4万两,于1923年动工修建,历时3年,建成贡井最早的“洋房”和独有的花园。

此建筑并非单纯模仿罗马楼,而是设计师独创,属全国罕有。张伯卿公馆糅合东方和西方多种建筑基因,表现了丰富多彩的建筑语汇,成功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园林建筑艺术形象,成为“协同自然、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尤其是主楼“罗马楼”建筑艺术水平极高,其集仿风格在整个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具有特别的寓意。整个公馆建筑艺术水平非常高,几乎囊括了西方重要历史时期的建筑特色,如罗马式拱卷、拜占庭式结构、哥特式尖拱、巴洛克式曲线、洛可可式装饰等等,但又无法用一风格去归类。

张伯卿公馆的各楼上下对称,楼间建有廊道,以雕花石柱隔开,廊檐、柱础、屋顶、楼栏,都雕有不同的人物、动物、花草,风格迥然不同。

据史料考证,张伯卿公馆主楼建筑面积达1148米,有房间14间,室内家俱门窗均以名贵木材制作。最令人瞩目的是当时客厅内曾摆设有太平天国天王府中的紫檀镂空宝玉交椅8把,是其主人张伯卿花8000两银子购得的。

张伯卿公馆以前的主人到底是何许人也? 贡井籍官绅张伯卿,在四川军阀混战时期曾任四川边防军统筹处处长,更一身兼七职,权倾一时。

1923年,张伯卿在自贡太平山南麓金鱼河侧的青杠林强购地皮,耗费白银4万两,建成了这座宅院。受聘担任设计师的,是当时的四川边防军驻自流井提款处处长黄秋帆,而建筑施工,则由著名工匠杨锡三承担——张家花园的奇特与独创,正是出自这二位的手笔。

 

二,盐商公馆陈家祠堂

 

陈家祠堂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为正厅、厢房廊楼、戏楼构建而成的砖木结构四合院,其建筑精巧玲珑,木雕、石雕、泥塑美轮美奂,是清代川南地区民居宗祠的典型代表。

该祠堂曾作为清朝荣县贡井分县县丞居所,是中国古代首批工业生产专设行政区划和自贡因盐设市的珍贵历史物证。是贡井民俗文化和盐业发展史重要的历史物证,祠堂里的青砖黑瓦,飞檐雕花!无疑都是来自于当时能工巧匠们的巧夺天工之作,但其真正的价值却是来源于1729年雍正大帝在其雍正7年的一个决定,在富顺县下设自流井分县,置县丞署,专司盐政;并同时在荣县下设贡井分县,置县丞署,同样专署盐政。这个决定,让贡井区成为了清代的专属经济特区。


 



陈家祠堂是一颗建筑艺术明珠。祠堂整体为砖木结构,穿斗、抬梁式构架,木雕、石雕、砖雕、泥塑等雕刻雕塑艺术一应俱全,镂雕、阴刻、浮雕多种技法并用,山门、戏楼,大殿上的石雕、木雕均异常精美,尤以戏台眉板上的木雕为精华。

雕刻物上使用的颜料均为矿物颜料,山门采用青绿色调为主,戏楼、大殿木雕则施青、绿、金色,空档处施红色,其图案有线纹、花卉、人物场景,及龙纹、楷体书法等。雕刻内容少见佛、道,体现了世俗生活中人们的精神追求;有关礼教的也较少,反映了生活在异乡的移民谋生的艰难和思想的自由。此外,还有不少现已失传的传统剧目及“剧照”。

 

三,贡井老街

 

 贡井老街位于四川省南部自贡市贡井区境内,据贡井区志记载,贡井有九坝十三街,这些坝和街,集中在自贡市的母亲河——旭水河北岸边的大公井周围,是贡井古镇清末民初时期风貌的缩影。

据贡井区志记载,贡井有九坝十三街,这些坝和街,集中在自贡市的母亲河——旭水河北岸边的大公井周围,是贡井古镇清末民初时期风貌的缩影。贡井老街长不过百来米,宽不过10米。街面道路用菱形石板铺就,古朴大方。街两边多为两层木结构的青瓦房。街下端有五十梯石阶,与最古老的河街相连。当地人常说这里是古盐文化的发祥地。

 

四、艾叶滩

 

艾叶镇隶属于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艾叶镇原名艾叶滩,是贡井矿盐的发祥地之一,街市于北周武帝时期初具雏形,清代以后成为富荣西厂最大的井盐产地,素有“盐都西场镇、盐运第一滩”之称。

千年盐业生产与水陆盐运枢纽为小镇留下了传统井盐生产工业建筑群、盐业商贸建筑群和民居宅院、古寺庙宇、东汉崖墓等众多历史古迹。艾叶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盐运古道第一滩列入省级自然和文化遗产。



沿旭水河朔流而上,很快就来到了盐运古道第一滩艾叶镇,自贡人都称其为艾叶滩。 艾叶滩的古码头,当年大量的盐卤和煤炭就是从这里装运上船,顺流而下至贡井,远处那座大桥叫做平康桥,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距今已有一百一十多年了。

远眺平康桥,它的独特之处立刻展现在眼前。今年大旱,才有机会一睹艾叶滩大桥的一绝。桥下的河床不是淤泥,也不是河沙,而是十分坚硬的岩石。在整个自贡,无论是水面上还是水面下,到处都是这种质地坚硬的岩石,这正好合了自贡人的坚强性格.。

 

图文:协会编导专委会。

Last article:焕然瑞典的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
Next article:桂从友大使在向瑞典科技界华侨华人专家学者宣介党的十九大精神

Welcome to scan to follow us!

Welcome to scan to follow us!